一零中文网 > 两蛋村风流录 > 第十七章 房事

第十七章 房事

作者:在梦里走路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
一零中文网 www.10zw.com,最快更新两蛋村风流录 !

    连庆、陆明水本不相信陈蛋中邪之事。这事虽说早有耳闻,但未亲见,半信半疑也正常。

    对于陈蛋的文化水平,他们倒是深信不疑。谈吐粗鲁,目不识丁,说念过书也没人信。

    没念过书的人,怎能张口就来一串四字古文?这不是鬼上身又是什么?

    想到这里,连、陆二人便深信不疑。赶紧蹲在地上,叫各自的老婆拿刀把辫子割了。

    陈蛋见二人割得干脆,心里暗乐,笑道:“怎么,突然就这么不管不顾了?”

    连庆顺水推舟道:“村长都割了,我们怎么能不跟上呢?”

    陆明水附和道:“是啊。是啊。我们一切都听村长的。一条辫子怎么比得上村长的救命大恩呢。割辫子,小事一桩。”

    陈蛋哈哈大笑,回头饶有深意地看了张莲花一眼。张莲花使了个眼色,让陈蛋不要露陷。

    原来,陈蛋刚才并未真正中邪。张莲花急中生智,教陈蛋假装中邪,又教了他那几句古文。陈蛋这才能有模有样地演下去。

    连庆道:“村长。眼下,辫子也剪了。该说正事了。”

    陈蛋一拍脑门道:“差点忘了。我看,眼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房事。”

    连、陆二人齐问:“房事?”

    别忘了,这还是在清末民初,民风淳朴,百姓含蓄。房事就是做ài。这大白天的,陈蛋不躲不避地说出这词,怎一个天雷滚滚了得。

    在场的女人一个个羞得面红耳赤,赶忙别过身去。

    陈蛋并未在意,补充道:“对。房事。房子的事。”

    连、陆二人松了一口气,齐道:“对。是该解决房子的事。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山洞也不是个办法。”

    陈蛋道:“这样。我们今天就兵分两路,男人一路,女人小孩一路。男人上山伐木,争取在天黑之前搭个棚子。女人小孩去找野菜,抓些地鼠水鸡什么的,也好填饱肚子。”

    吩咐完毕,说干就干。

    陈蛋、连庆、陆明水带上砍刀、朴刀进山。说是进山,其实就是在屋后。到处都是参天大树,绝好的木材。只可惜,树太大,凭那几把不专业的刀,能奈它何?

    陈蛋道:“树大虽好,只可惜我们暂时还吃不下它啊。”

    连庆道:“村长,树大未必就好。盖房子用的柱子不能太粗,用作房梁的就更要细。我们就挑小一些的下手便可。”

    约莫两个时辰,三人砍了木头、竹子,又割了芦苇。陈蛋把木头放倒在地,顺着山势滑下,很快就到洞口。

    连庆、陆明水受到启发,把竹子、芦苇绑成一团,自上而下滚将下来。

    三人选定位置,在东南西北四角立上四根柱子。陈蛋用竹子做了个简易梯子,爬上去,在柱子上架起横梁,又在梁顶铺上竹子,一根一根整齐排列,间隔紧密,用青藤固定,再将芦苇铺盖在竹子之上。

    一阵忙碌,房子雏形立现。

    却说女人们带着小孩去找食物。刚迈出门,陆金生道:“阿娘,你们去山上挖野菜吧。我知道有一种东西可以吃。我带胜利弟弟和欢欢妹妹去抓。”

    李琴笑道:“人小鬼大。你能知道什么呀?”

    陆金生道:“刚才陈蛋叔说的地鼠和水鸡我都知道。”

    张莲花道:“陈蛋也就是瞎说。这地方没人种地,哪儿来的地鼠。再说山林这么密,就算有也抓不到。你别让他唬了。”

    陆金生道:“地鼠没有,水鸡肯定是有的。我抓水鸡很厉害的。阿娘,你就让我们去吧。”

    李琴道:“去吧。去吧。要注意安全,别掉到水里去。”

    陆金生、连胜利、连欢雀跃不已,手拉手往小溪走去。

    水鸡是闽南对一种蛙类的叫法,又叫田鸡,学名虎纹蛙。在走出石头村之前,没人知道它的学名。

    虎纹蛙与其他蛙类外貌相仿,皮肤粗糙,头部体侧有深色斑纹,背部黄绿色,腹面白色,通体斑痕。当地童谣常念:“眼睛花花,蛤蟆看成水鸡。”

    大雨刚过,小溪边上水鸡多。陆金生一口气抓了十几只,心里颇为得意。连胜利也抓了八只。只有连欢两手空空。

    陆金生抓起一只最大的,得意道:“你们看,我这只是水鸡之王。”

    连欢羡慕道:“金生哥,你真厉害。”

    陆金生见连欢崇拜自己,越发得意,把水鸡递给连欢,道:“欢欢妹,这只给你。回去你就说是你抓的。”

    连欢接过水鸡,兴奋不已。那水鸡力气大,连欢人小手劲不足。水鸡一挣,从连欢手心跳了出去。

    连欢大惊,奋力去追。水鸡扑通一声跳进水里。连欢不懂水深浅,跟着跳了进去。脚底一滑,摔进水里,被水带走。

    陆金生、连胜利惊慌失措,跟着连欢在岸边追赶,不停喊:“欢欢,欢欢,你快上来啊。”

    连欢哪里上得来。溪中石头湿滑,连欢力气又小,一站起来就倒下去,慢慢往深处漂去。

    陆金生、连胜利吓得哇哇大哭,大喊救命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小溪对岸出现一个人。一个人高马大的男人。男人见溪中有个小女孩,二话不说冲进水里,把连欢救上对岸。

    陆金生、连胜利见连欢得救,心里放下一颗大石头,齐齐瘫坐在地上。

    连胜利冲着对岸大喊:“喂,快把我妹妹还给我。”

    男人笑道:“我不还。我要把她抓去卖了。”

    连胜利急得大哭,道:“不行。你这个坏蛋。不行。”

    陆金生机灵喊道:“这是我们村的范围。你是跑不掉的。我们村长很厉害。他会杀了你的。”

    男人笑道:“你们村长在哪儿?你们敢带我去见他吗?我肯定比他厉害。”

    陆金生道:“怎么不敢?你从前面那座竹板桥走过来。我们带你去见村长。”

    男人抱起连欢,从竹板桥上走过来。连胜利上前抢过连欢,破涕为笑。三个小孩带着男人往陈蛋家走。

    到家时,四个女人都已回来,正急着找孩子。

    房子雏形已建好,其实就是个草棚,约莫二百平米,用竹子和芦苇编成草编,隔成六个房间,左右各三间。

    张莲花见孩子们领回来一个男人,错愕不已,仔细打量。这男人,看起来有点年纪,至少四五十岁,面色憔悴,但眼神坚毅,不像坏人。

    张莲花喊:“阿蛋。有客人来了。快出来。”

    陈蛋闻声赶出来,看见男人,吓了一跳,问道:“兄弟,你是?”

    男人抱拳道:“在下彭钦定,清水县四十七都人氏。”

    陈蛋惊讶道:“你也是四十七都的?”

    彭钦定道:“正是,不过现下已经不叫四十七都了。民国元年后,改称玉泉乡。”

    连庆追问:“民国元年?玉泉乡?”

    彭钦定道:“这些你们都不知道?”

    陈、连、陆三人摇头。

    彭钦定道:“也难怪,也就是这几天的事。简单说就是,改朝换代了,现在是中华民国。今年是第一年,就是民国元年。这里也不叫四十七都了,叫清水县玉泉乡。村不叫村了,叫保。村长也不能叫村长,应该叫保长,得玉泉乡乡长任命才行。”

    陈蛋听得云里雾里。

    连庆见多识广,立即明白彭钦定说的一切,笑道:“管他呢。我们到这里来,就是因为外面太乱。新皇帝非但没有大赦天下,还搞得民不聊生。”

    彭钦定苦笑道:“正是。正是。”

    陈蛋回过神,问道:“钦定兄弟,你怎么会到这里来?”

    彭钦定道:“实不相瞒。我是四十七都中心街的粮店老板,店开了有十几个年头。最近粮店被匪寇抢劫,还扬言要杀我全家。官府非但不管,还让我们把剩下的粮食搬到官府去。你说,这不是把肉送到狼嘴里嘛。思来想去,实在无路可走,只好带着一家老小逃难。”

    陈蛋闻言,大喜过望,笑道:“这都是缘分啊。既然到这里来了,就干脆留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彭钦定问道:“你就是孩子们口中说的村长?”

    陆金生抢道:“对。他就是陈蛋村长。你怕了吧?”

    李琴拉过陆金生,责备了几句。陆金生把彭钦定救连欢的事情说了。连庆感激不尽,跪下道谢。

    彭钦定拉起连庆,转身给陈蛋跪了下来。陈蛋一把拉起彭钦定,豪爽道:“钦定兄弟,有话直说。”

    彭钦定道:“我们一家老小行走不便,走了几天才到这里,实在是上天无路、入地无门啊。还请村长收留我们。我愿意把我所带的粮食全部捐出来,也能给大家聊度几日。”

    陈蛋一听,心里乐开花,沉声道:“钦定兄弟,你看你说的是哪儿的话。大家来到这里,都是缘分,不分你我。你快起来吧。你看,这是我们今天刚搭好的棚子,如果你不嫌弃,就先在这里住下吧。”

    彭钦定下跪称谢。

    陈蛋带领连庆、陆明水,去小溪对岸帮彭钦定拉行李。

    与彭钦定同来的有五个人。彭钦定老父彭举人,七十五岁。母亲杜爱,七十四岁。妻子林美英,三十四岁。大儿子彭有力,十三岁。二儿子彭有才,十岁。

    一家老小走进陈蛋家,一一见过几家人,彼此作揖相认。

    陈蛋将彭钦定带来的十几包大米存入山洞,召集所有人商议石头村后续之事。

    彭钦定抢道:“有件事得先解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