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零中文网 > 云海天书 > 第三十四章

第三十四章

一零中文网 www.10zw.com,最快更新云海天书 !

    时光回溯,蒙尘的记忆倏然清明,那一扇扇深锁的大门各自开启,一晃眼,便是十八年前的此时,此地。

    记忆中的场景,那时正是时值深秋,秋月隐匿在了薄云之后,凉风有点萧瑟,瑟瑟鼓吹,却卷不动那薄弱的云层,一时间,显得这个夜晚,格外深重。

    夜晚冷语,烛火厚颜,弱弱的照亮一方天地。这里似乎是一个藏书的阁楼,地广书博,只是第一层,就是浩如烟海,不知延伸何处。抬头一望,烛火之芒越见微弱,所见之处只是一片的黑暗与未知。

    十八年前,觉悟尚且还未继任为少林方丈,而是身为堂主僧掌管少林重要之地——藏经阁。那时,夜值三更,外面一片簌簌风叶之鸣,觉悟坐在木塌旁,盘膝收拾塌上的杂乱的书籍。身为堂主僧,自己每天一百遍的佛经誊写,三本佛经的习读都是每日所必做的功课,现在寺内大部分的僧人已是就寝,觉悟见今日功课已然完成,也正在整理,准备一寐。

    当觉悟将自己的怀里书籍一一放回了书柜后,一掸身上袈裟,正欲熄灯,谁知,一股轻风蓦然舒张,觉悟神色一凛,还未反应,便听一曲佛歌扬起,声声曼,曲曲清,恍若佛陀临面,佛法传世,泌人心脾。佛曲之后,字字珠玑,句句佛智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(此处借用《金刚经》中的第三十二品,望见者无怪)

    觉悟瞳孔一变,夹杂三分惊讶,三分恭敬,三分迷惑,同时脖颈一垂,低声缓缓出声:“方丈师兄……”

    呼声之中,藏经阁阁门倏然撑开,一道身影夹带夜晚凄寒之风,脚踩金莲,碎碎步入,竟是一名身披金彩袈裟,年近花甲的僧人,这名僧人一见觉悟,便是缓下了脚步,双掌合十,一声轻语:“师弟,师兄深夜来此,是寻你帮我一个忙。”

    觉悟佛心平静,语气也如此刻心境,一派宁静,不起波澜:“师兄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僧人一稽首,字字落地,字字惊心:“请师弟替师兄开启‘三刹罗生门’,寻师祖一问。”

    觉悟闻此,不禁一声轻呼,语气夹带十分惊异,不免说道:“师兄,你我都知道师祖在五年前已经闭入三刹罗生门,从此不问滚滚凡尘之因由,静等圆寂之日到来。现在叨扰师祖,好像有些不妥,若是师兄有什么因由,不妨告知师弟,师弟或许可以一尽己力。”

    僧人看着觉悟,只是叹出了一口气,随即字字吐出:“原本并不是想让师弟涉及这件事情,但是出家人不敢诳语,也无法说服师弟能为师兄行此之险。其实,并不是师兄有事找师祖,而是有一人来寻师祖,并带来了某样……东西,让师兄不得不立马赶来寻求师弟的帮助。”

    觉悟见自己的师兄,少林的最高权威人,江湖上以及朝政上都是举足轻重的人。此刻,在言语哽塞之中,双眼竟闪出一丝显而易见的惊惶,不由令觉悟自己的佛心微震,缓缓问道:“是谁?”

    僧人侧开了身姿,觉悟放眼望去,却见一个黑袍之人正站在晚风之中,离阁门只有几丈之遥,但是却是没有进来一遮风劲,足见此人之韧性。

    黑袍之人见僧人让开了路,便放开了步履,重重的走了进去,觉悟此刻才发现,黑袍之人的怀中,竟还抱有一名襁褓中的婴儿,只是此刻婴儿入眠,并没有哭闹。同时婴儿被一方黑布裹住,乍看之下,与黑袍之人似是融为一体,所以方才才未发觉。

    觉悟双手合十,走上前去,稽首而道:“我弥陀佛,施主,请问高姓大名?”

    黑袍之人摇了摇头,却是答了话,只是声音嘶哑,在秋夜之中,略显诡异:“我只是一个满手罪孽的人,道出名号,只会污了大师的口耳。”

    觉悟见对方态度坚决,也不好继续追问,只是眼瞳已经转向了他怀中的婴儿,随即,眼神猛然一变,惊呼道:“这……这是……”

    在旁的僧人见觉悟惊异非常,同时轻声一叹:“师弟,你终于知道师兄为何深夜寻你的缘由了吧,如果师祖不帮忙,则众生泯灭,天下乱矣!”

    觉悟佛心振荡,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这时,本是暗沉的藏经阁,却忽现一阵佛光,宛如佛灯盏盏,星光如豆。丝丝光海之中,只闻到一声苍郁的佛号,随即大乘之人,大乘之言:“让他上来……”余音聚而不散,缕缕不绝,登时传遍整个藏经阁楼。

    觉悟与方丈一闻此声,立马俯首一呼:“是,师祖。”随即,方丈伸手一展,对黑袍人道了一声:“施主请。”

    黑袍人紧紧攥着怀中的婴孩,也不道谢,只是微微点了点头,以示谢意,随即便是随同两僧步步登楼。

    随着三人的步伐,楼板间传来“咯吱”的摇晃之声,随即灰尘扑鼻,但三人却是恍若未觉,也许,他们的全部的心思已经放在了那阁楼的最高层,那处在最为深处的惊叹。

    木板虽然不稳,但是却是异常结实,路途不远,但是却像走过了一世。

    当三人最后一步踏到了这层隔板的时候,“咯吱”之声总算是不再响起,但却传来了三声不自觉的喘息,是惊讶,是膜拜,也是惧意。

    这层阁楼里,没有任何书籍,却有一扇十分巨大的木门横亘于三人的眼前。门上贴满了朱红黄纸,门匾用金粉写下了数丈之宽的佛体梵文,门侧更是有两尊明王石像镇守门中,但即使是如此佛法渡之,门内依旧散出一丝丝暴虐气息,如冥鬼,更如魔迦罗!

    觉悟与方丈像似已经习以为常,佛目一瞥而过,也不敢过多停留,随即齐齐双手合十,俯首一道:“觉字辈少林弟子,拜见卧佛师祖!”

    佛音声声激荡,传入门内,却如消失一般,随即,大门倏然开启,一股强大黑色暴虐气息猛然临至,却有另外一股无边佛法自黑色气息中窜出,与之抗衡,硬生生将其包裹住,逼退在了两尊明王石像的身后。

    这时,一声佛音传来,字字掷地,铿锵有力:“将婴孩放在地上。”

    黑袍人略微迟疑,却不敢违背,他心知这门后的人,就是轻轻的一弹指,自己就会灰飞烟灭。而且自己此番前来本就是为了寻找卧佛,助此婴孩逃过厄运一劫,所以只是稍微一迟疑,便走上前去,恋恋不舍的将怀中的婴孩缓缓的放在了地上,随即退了开来。

    只见黑袍人退姿甫定,一股力量登时卷来,将地上的婴孩倏然卷了起来,在三人尚未反应的同时,拉进了门后的黑暗,随即大门“轰隆”一声,兀自闭了起来,只留在场三人焦急的等待。

    万籁俱静,天地无声,暗沉的阁楼,此时,又见一丝空寂。

    黑袍人心知此时只能等待,但内心的不安却是使自己的手心满是冷汗。两位少林高僧此时也是相互一望,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一切,好似淹没在了黑暗中。

    倏然,一声响亮的哭声自门内凶猛传来,竟带动一股无匹的力量,将大门猛的撞了开,同时,风劲凶性大发,阵阵夺人心魂,将门上的黄纸与金粉,统统割裂成了虚无,就连那两尊坚硬的明王石像,也是难逃崩碎的厄运。

    事态发生的同时,觉悟与方丈也是凝气运劲。正待抵御,却蓦地感到风力收敛,渐渐消退,与此同时,门内竟吹来一阵清风,伴随清风的,也是一个小小的身影。

    黑袍人见婴儿一出来,便迫不及待的将其抱入了怀中,此时的婴孩,阵阵响亮的哭声,给这个空寂的藏经阁楼,陡添了一分生气。

    随即,佛音再起,门后的黑暗气息缓缓内敛,但是佛力却是不济,隐隐有波动的迹象:“贫僧已经将他的力量封存在了‘锁天密宗大法印’中,切记不可让他心神悸动,否则封印之力退散之时,就是天下之乱之刻。贫僧的话言于此,因果循环,皆是前尘所累。哎,我佛慈悲,你们可以离开了。”

    觉悟与方丈闻此,连忙说道:“师祖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必多说了,贫僧圆寂在即,虽不知道如此做法是否顺应天命。但若是违逆天道,贫僧也是自吞恶果,阿鼻地狱,自有贫僧一席之地。但前尘所牵绊的承诺,今日终是得偿,也不枉贫僧之大自在心境,不求仙班,只证吾心。”

    觉悟与方丈闻此,同时跪地俯首,低声诵念经文,竟是大悲咒歌。

    黑袍人听到最后一句“不求仙班,只证吾心”之时,也是一怔,不禁微微垂首,对着黑暗的门后深深鞠了一躬,是感谢,也是顿悟。

    悲歌升起,佛经诵念,那巨大的木门,随着声声佛经悲歌,也是缓缓闭了上去,随即再也不闻佛音,徒留一丝佛念,萦绕三人心畔,经久不衰。

    起点中文网www.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,最新、最快、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!(未完待续)